交通部发布低空运输等52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

2025年09月12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

交通部发布低空运输等52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共包含16个申报领域、52个申报方向。各单位可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整合资源,围绕申报方向,积极申报开展试点。具体申报条件及程序依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

另外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实施指导。部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相关司局作为试点指导单位,要加强对试点任务的全过程指导,推动试点任务有序实施。确有必要的,可由申报方向责任单位发布通知,组织开展专项试点。各试点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具体组织实施,及时报告试点任务进展情况,注重试点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

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加大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投入,确保试点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在52个申报方向中,其中涉及低空和无人机的有5个,具体如下:

40、无人智能救捞装备与远洋深海极地救捞装备研究应用。

主要内容:开展船载/岸基无人机搜救装备、机队方案及综合管控系统研究,探索“有人+无人”协同救助模式。聚焦智能船舶与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新一代海洋救助主力船智能绿色技术方案。针对6000米以浅深海环境,研发基于深海作业机器人的超深水作业技术。针对强风巨浪高海况环境,研究形成高海况应急拖带技术与装备体系。开发多功能作业支持船型,构建“船机协同、立体搜救”的深远海保障机制。研究极地抢险打捞装备技术和大型半潜抬浮打捞工程船方案。

责任单位:部救助打捞局。

47、邮政业人工智能、寄递安全科技平台培育。

主要内容:在“人工智能+邮政快递”方面,面向邮政快递客户服务、路径优化、安全管理等应用场景,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开展空地协同、复杂气候、抗干扰无人机无人车智能配送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邮政快递作业服务全流程开展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在寄递安全方面,突破太赫兹波谱分析、高通量多模态等智能安检技术,开展复杂动态场景下海量视频数据的感知获取与准确识别技术研究,突破实时精准定位、冗余地址数据处理、空间地图构建等通用寄递地址编码技术。

责任单位: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

41、低空交通运输应用场景高质量培育。

主要内容:一是发展培育低空交通运输业态。因地制宜发展低空交通运输巡查巡检、勘察设计、应急搜救、物流配送等场景业态。二是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利用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物流园区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场地,布局具备装卸、补给、停放等综合功能的垂直起降设施。三是创新应用场景培育体制机制。发挥政府和市场多主体比较优势,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应用场景培育、运营、管理机制。四是强化应用场景安全保障。加快推进低空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制定,鼓励围绕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多措并举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五是鼓励应用场景科技创新。逐步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低空交通运输应用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强化安全保障和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部运输服务司。

42、低空交通运输规划编制。

主要内容:统筹谋划低空交通运输发展,推动低空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协同布局、有机衔接,推动低空民用航空与铁路、公路、水路、邮政等融合,发挥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优势。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

43、行业+地方通航载人飞行联合监管。

主要内容:强化通用航空载人飞行活动安全管理。加强监管机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同共治。落实地方属地低空载人飞行各方监管责任。

责任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