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在湖北省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动测试运行
6月30日,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在湖北省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动测试运行。该平台由湖北省低空公司建设并运营,集成低空空域管理、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三大功能,实现全省低空资源“省级协同、市州使用”,飞行计划“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目前,湖北省正依托该平台加速推进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武汉武昌、硚口、洪山、东湖高新区、经开区、汉阳区、黄陂、东西湖等8个城区,以及十堰、宜昌、荆门等5个地市入选试点,重点聚焦低空智联网建设,探索5G+无人机、北斗导航等技术的场景应用,并推动省市两级平台互联互通。
广东省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线公测
6月30日,广东省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线公测。该平台由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此次公测面向持有民航局颁发运营许可证的政务类、商业类飞行运营单位开放,公测期间将持续接入全要素低空数据资源。目前,该平台已上线空域划设、飞行计划管理、审批服务及飞行动态数据等四大核心模块,实现“用户申报-部门审批-动态监管”全流程全链条线上管理,通用航空和无人机的空域和计划申请已全流程打通;汇聚全省空间地理信息、政务无人机等政务数据,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反制等智能网联数据,民航通航机场、无人机起降场等基础数据,以及合格运营人、航空器、驾驶员等注册数据。
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
7月2日消息,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该中心是江苏省政府授权运营的省级低空飞行服务机构,纳入民航空管行业监管体系,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领导下,协助承担全省低空空域的协同运行和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工作,并指导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建设运行。中心实现将低空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管理,依托数字化空域管理与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既为全省低空空域管理各方提供支撑,也为低空飞行用户提供飞行申报、航线规划、气象情报等各类服务。按照计划,今年内,该中心将推动合作类飞行活动监视预警和空域状态监控,实现低空航空器“看得见、管起来”。
华东地区首家B类飞行服务站吉安飞行服务站正式通过民航局审查认证,上线运行
7月6日,华东地区首家B类飞行服务站吉安飞行服务站正式通过民航局审查认证,上线运行。据介绍,该服务站具备飞行计划申报、低空气象服务、通航情报服务和协助救援服务等四大服务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合理规划低空空域及航线,协助用户完成低空飞行计划的申报、审批、变更及取消等,实现“一网受理、一网通办”。用户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提供信息收集与传递、技术支持等,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全国首家低空气象实验室——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揭牌成立
7月7日,全国首家低空气象实验室——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揭牌成立,旨在提升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推动气象科技赋能低空经济发展。据悉,成都是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该实验室由四川省气象局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依托成都市气象局和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建设,布局低空气象探测、多源数据实况分析应用、数字预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气象条件分析应用、低空飞行气象风险预报技术、大模型支撑技术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等8大重点研究方向,重点突破低空风场精细化观测、无人机气象探测等关键技术。
安徽合肥蜀山区开展无人机共享机场试点工作,初期计划建设13个无人机共享机场
7月10日消息,安徽合肥蜀山区开展无人机共享机场试点工作,初期计划建设13个无人机共享机场,打造无人机“空中交通管廊”,启动“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环保”“低空+城市管理”等场景试点。未来计划建设100个点位,分步建设空港机场,在2-3公里半径范围内布局枢纽港,在重点商圈、园区布设临时起降点,逐步扩展应用领域,推动城市低空物流、城市治理应用、低空环境监测、低空文体活动等领域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