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低空产业动态 | 地方支持政策(上)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信息基础设施强基赋能行动方案(2025-2027年)》

8月1日消息,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信息基础设施强基赋能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超32万个,第五代移动通信演进(5G-A)、万兆光网整体水平国内领先,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升级。全面推进“千兆普及,万兆加速”,实现5G-A地级及以上城市、5G RedCap县级以上城市规模覆盖,加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低空智联网等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交通、文旅等十三个行业领域,加速普及信息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应用,加快“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在低空经济、车联网等领域,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用赋能示范标杆。

广东省政数局印发《广东省数据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8月1日,广东省政数局印发《广东省数据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低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孵化一批低空数据产品服务企业,基本形成创新驱动、开放共享的低空数据产业生态体系。《方案》围绕健全低空数据标准规范、夯实低空数据底座、加强低空数据开发利用、完善低空数据产业生态、强化低空数据安全保障五个方面提出15项主要任务。其中明确,基于实景三维广东数据底图,推动城市建筑物、交通路网等数据融合汇聚,构建全省低空数据底图并建立数据常态化更新机制。鼓励低空企业充分挖掘数据潜力,探索城市短途通勤、物流配送等低空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8月3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支持高原无人机免费测试、补强产业关键环节、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制定高原无人机标准、支持先行先试、培育低空物流发展、打造低空文旅新业态、扩大低空作业范围、挖掘新型应用场景等15条具体举措。其中明确,以应用场景需求的低空航空器为重点,对提升产业链韧性和配套能力贡献突出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昆明国家高新区、曲靖经开区、弥勒产业园区等每年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支持,用于集聚发展低空制造;推出“24小时送达”及“云茶”“云咖”“云菌”无人机跨区域运输特色产品;推出10个“低空飞行免费打卡点”和100个以上共享航拍摄影无人机租赁点,依托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高山峡谷等资源,探索“飞住玩一体”低空旅游新场景,并在低海拔景区、枢纽港站开展低空飞行联程接驳;每年发放消费券2000万元,支持高空跳伞、低空观光、无人机表演、飞行体验等低空消费活动。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8月4日,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聚焦“五向图强”培育特色明显、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重点支持海上风电、节能环保、低空经济、现代物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现代渔业、医疗康养、检验检测、热带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培育产业集群。到2027年,产业集群带动作用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累计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山东东营市应急管理局印发《东营市应急管理部门无人机安全巡查管理规定》

8月4日,山东东营市应急管理局印发《东营市应急管理部门无人机安全巡查管理规定》。《规定》旨在规范无人机巡查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质效,包括总则、人员及设备管理、作业管理、工作流程、附则等共五章23条。其中明确,无人机安全巡查工作应遵循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安全规范、信息共享的原则,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明确负责无人机安全巡查的机构或人员,强化无人机等巡查装备保障,加强培训和实战训练,提高无人机安全巡查能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至少配置1台专门用于安全生产巡查的无人机;鼓励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推广应用固定悬浮翼自动巡航无人机等先进技术装备,提高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安全巡查水平。

浙江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8月5日,浙江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低空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成2个通用航空机场、一批枢纽型垂直起降场和无人机起降点;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低空经济链上企业数量达到200家,引育整机制造龙头企业3家以上;基本建成低空物流网络,形成“低空+城市交通”“低空+特色文旅体”“低空+公共服务”等规模性应用,低空飞行量达到20万小时/年。

内蒙古农牧厅发布《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质量指导意见》

8月5日,内蒙古农牧厅发布《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质量指导意见》,旨在规范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有效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植保无人机因使用不当造成药害事件的风险。《指导意见》包括适用范围、合理设置飞行参数、科学选配农药、注意事项四个部分,其中明确,施药作业前,要仔细调查作业周边环境、确定作业区域及边界。根据作业区域,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喷雾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并设立适宜的隔离带(缓冲区)。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

沈阳市联合鞍山市等相关城市和地区,共同签署《沈阳都市圈低空经济合作发展联盟框架协议》

8月6日, 辽宁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第四次书记市长联席会议举行。会上,沈阳市联合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等相关城市和地区,共同签署了《沈阳都市圈低空经济合作发展联盟框架协议》,旨在以合作联盟为载体,着力构建“核心引领、多点支撑、全域协同”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区域低空经济综合竞争力。《协议》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核心内容,即共同探索建立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协同、低空产业创新联动、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共建、低空飞行要素保障统筹、低空经济长效协作五大合作模式。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印发《福建省信息通信行业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8月7日消息,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印发《福建省信息通信行业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行动计划》明确,鼓励在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基于通感融合的低空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泛在感知能力。深化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融合,探索基于通感遥深度融合的低空安防、车联网、低空通航、无人机物流、低空巡查等城市级应用,打造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新标杆。以应用场景拓展为核心,加快探索通感融合、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等5G-A技术在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低空农业、应急救援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

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若干举措》

8月7日,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若干举措》。其中明确,强化数据赋能场景创新,释放数据要素发展活力,协同推动行业发展场景创新。鼓励数据商、行业组织、平台企业等协同开发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实施“数据要素×”行业场景创新行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在交通运输、低空经济、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领域争创更多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推动数据要素畅通流动和数据资源高效配置。

河北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石家庄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

8月8日,河北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石家庄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规划》提出,打造全国低空飞行器重要生产基地、全国无人机通信技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样板城市、华北地区低空飞行器测试运维培训服务基地四个定位。目标到2027年,全市低空经济企业达到10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低空经济企业达到15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多元化低空生态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标志性应用场景达到20个以上。

陕西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8月8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建设集模式创新、技术攻关、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的适配对接,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其中明确,结合西安市现代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大飞机、商用车、光伏、半导体及光子、能源(油气)、输配电、乘用车与智能网联、生物医药、新材料、低空经济和无人机、空天动力、人工智能、XR等产业方向布局建设。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建设共性平台,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山东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济南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征求意见稿)》

8月11日,山东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济南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共七章35条,包括总则、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安全保障和附则。其中提出,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推动、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调推进的发展原则。市人民政府应当发挥专业机构和专家对低空经济产业涉及的政策、法律、技术、安全等问题的研究、咨询作用,设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广西自治区工信厅发布《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

8月12日,广西自治区工信厅发布《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聚焦广西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推动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深海空天产业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建链补链。大力发展通用航空装备,加快国产民航轮胎推广应用。深度挖掘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积极研发广西本土大中型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和物流无人驾驶航空器等装备。加快推进北斗导航、遥感卫星在海洋、边防、国土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打造面向东盟的空天产业基地。

相关文章